——宝鸡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成效扫描
开展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部署要求,提升新时代地方各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宝鸡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和上级人大关于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的部署要求,按照“建立一个机构、部署一套系统、制定一套制度、突出一个应用、完善一套体系”的“五个一”总体思路,着力在机构建设、系统部署、制度建立、平台应用、体系完善等方面探索实践,打出预算联网监督“组合拳”,织牢织密财经“监督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地方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实践之路。
——机构建设。2019年5月市县两级人大设立预算监督联网中心,在全市范围内通过基层遴选、社会统招等方式精准选拔财政、会计、统计、计算机等高学历专业人才43人,打造了一支“专业精、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队伍。
——系统部署。按照“市县同步、集中部署”的思路,由市人大统筹设计联网监督系统功能,市、县(区)负责及时、高效、精准采集本级系统数据;功能设计方面,我们紧贴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任务,在设置预算决算审查、预算执行监督等5项常规模块外,创新性地设置了“监督重点”模块,将重大支出、重点项目、政府债务、民生项目、乡村振兴等内容纳入重点监督范围,形成了“5+X”的开放式设计模式,进一步凸显了宝鸡人大的监督特色。本着安全、高效、节约的原则,将市县两级系统集中部署在电子政务专网,并于2020年4月上线运行。
——制度建立。出台了预算联网监督工作规则、岗位工作职责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平台应用。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着力在系统应用上求创新、重实效。截至今年6月底,市人大联网监督系统共发出预警信息725条,经分析核实,向有关单位发出监督意见函6期,涉及部门单位258个、问题541个,均得到圆满解决;为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等有关方面提供查询分析服务630人次;先后起草专题分析报告12期,为市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提供了科学参考和精准服务。
——体系完善。围绕充分发挥监督系统作用,建立预算、国有资产、审计整改“同平台运行、一体化监督”目标,进一步加强对监督系统的升级改造,目前基本建立了预算、国有资产和审计整改“同平台运行、一体化监督”的预算联网监督体系。
图一:宝鸡市人大预算和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
图二:全市总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析
工作成效之一
紧盯预算拓展改革要求,发挥联网监督系统预警分析功能,加强市级部门预算执行进度监督,切实保证部门预算执行落实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有力维护预算权威性。
发现问题:2021年9月上旬,根据市级预算执行数据和联网监督系统分析预警信息发现,截至8月31日,部分单位预算执行低于序时进度。
图三:部门预算执行预警监督
及时反馈:按照“线上发现问题、线下处理问题”的工作机制,市人大预算联网中心及时将上述情况分类汇总并形成监督报告,报送市人大财经委和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经财经预算工委核实有关情况并认真研究后,第一时间向市财政局转发了《〈市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联网中心监督报告〉的通知》,指出了部分单位2021年部门预算执行率不高、个别单位上年结转资金执行不及时等问题,要求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并督促相关单位尽快整改,并在30日之内书面反馈处理结果。
研究处理:市财政局对此高度重视,安排相关业务科室对接有关单位,通过深入查找问题根源,采取通报、收回未列支结转资金、加强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业务培训等方式,指导各单位认真整改落实。
结果反馈:2021年10月18日,市财政局向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书面报送了研究处理情况,并就进一步加强对市级预算执行工作的指导督促,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作举措。后经回访查询,上述有关部门的预算执行达到序时进度,问题得到解决。
图四:市县(区)财政预算收支执行进度分析
工作成效之二
依托联网监督系统,创新建立审查监督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让人大审查监督地方政府债务有了“科学标尺”。
图五: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和目的:近年来,党中央和省市委出台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监督的制度文件,要求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托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加强对政府债务的全过程监管。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发现,人大监督缺少一把科学的“刻度标尺”来衡量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好不好、债券资金使用绩效高不高、债券项目是否真正发挥作用等。针对此项情况,我们拓展系统功能,在2021年4月创新建立《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审查监督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进一步加强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力度,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借、用、管、还”行为,提高债务资金使用绩效,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思路和原则:按照“234”的总体思路,即突出“两个坚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紧扣“三个主体”:即债券项目建设单位、政府债务管理部门、人大监督三个主体;围绕“四个环节”:即政府债务“借、用、管、还”四个环节。
图六:政府债务“借、用、管、还”全过程分析
应用和效果:2021年10月底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前,预算联网中心运用该指标体系,对近两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政府债务‘借、用、管、还’全过程”“债券资金使用、管理、监督的主体”3个角度,用图表结合方式直观反映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了《宝鸡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分析报告》,客观详细地评价了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做到了“好,好在哪里”,“不好,问题出在哪里”,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提供了一把有形的“科学标尺”,使审议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同时,审议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还将作为下年度审查和批准政府债券资金的重要参考。
工作成效之三
围绕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推动政府健全重大投资、重点项目决策机制,合理确定投资范围,发挥联网监督系统分析功能,加强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和总部经济发展情况的监督。
监督依据: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高质量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市上下树立和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促大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工作格局。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要求,将听取和审议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报告列入常委会议题。为更好服务这项审议工作,预算联网中心依托联网监督系统,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查询分析,起草了《宝鸡市集中开工项目汇总分析报告》,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提供参考。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总部经济发展情况的监督,还对全市总部企业引进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形成了《宝鸡市总部企业引进情况分析报告》,并提交常委会会议供组成人员参阅。
图七:2021年一季度各县(区)和宝鸡高新区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数(个)
分析内容: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主要从全市重点项目分布区域、投资额度、产业类型、开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直观的对比分析。在总部企业引进方面,主要从注册落地、企业纳税、产业类型、分布区域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应用效果:通过运用联网监督系统,加强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总部经济发展情况的监督,既让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及时了解掌握了相关情况,也为组成人员审议有关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结合分析报告和常委会审议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向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转送了高质量的审议意见,促进政府实现支出绩效和政策目标,为宝鸡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工作成效之四
运用联网监督系统,开展审计整改联网监督,督促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任务落实落地。
监督依据:近年来,党中央、省市委和中省人大对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有关要求,预算联网中心对监督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重点将国有资产、审计整改调整为一级功能模块,并将近三年的审计报告、审计整改报告、审计整改任务清单等相关数据录入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2021年12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议题安排,起草了《宝鸡市2020年度市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分析报告》。
图八:近三年审计查出市级部门屡审屡犯问题
分析内容:分析报告主要从2020年度市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近三年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近三年审计查出市级部门屡审屡犯问题三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市审计查出问题情况进行了分类汇总和全面分析。
应用效果:分析报告数据直观、内容全面,指出了存在问题,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提供了简洁科学的参阅资料,使常委会审议更加精准高效。
工作成效之五
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运用预算审查APP服务市人大代表,全面提升人大预算审查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应用背景:2020年4月,市县两级联网监督系统上线运行后,为使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开展预算审查监督,预算联网中心探索开发了监督系统移动端应用程序,即预算审查APP。同年5月,预算审查APP上线运行,并首次为市人代会提供服务。
主要功能:APP不仅向代表提供了市级财政预算草案等相关数据,还提供了政府工作报告、财政工作报告、国民经济计划报告、预算解读视频、相关政策法规,大会会议日程等,极大提升了预算审查和服务代表的信息化水平。
使用情况:按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程序规定,在市人代会召开前,利用APP收集各县区预算审查监督代表联络员对预算(草案)的意见建议,共收到意见建议10余条;市人代会期间,专门印制APP使用手册,并协助市人大代表安装APP,指导运用APP在线审查财政预算报告及预算(草案)。经统计,市人代会期间共收到代表关于预算审查的意见建议20余条。针对这些意见建议,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了研究处理,并及时向代表反馈了处理情况。
应用效果:预算审查APP的上线运行,实现了预算拓展改革要求的预算审查监督信息化和网络化。既丰富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方式,更凸显了人大代表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了代表参与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审查监督的参与度,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图九: 宝鸡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APP
(宝鸡市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联网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