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陕西人大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人大机构 工作动态 监督工作 机关工作 代表工作 选举任免 网上信访 县区人大 人大论坛
        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交流 >> 正文
推动医养结合发展 加快县域养老事业建设——太白县人大开展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19-09-10 新闻来源:

宋鸿格 李晓雯 赵雪莉

    日前,在常委会副主任宋鸿格带领下,教工委组织县人大代表深入相关镇和部门,采取现场查看、听汇报、座谈交流、征求意见建议等方式对全县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调查。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以“健康太白”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老年人健康服务和医疗保障工作,结合健康扶贫和县域实际,依托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做实基础工作,强化服务管理,加大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融合力度,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1.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县政府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健康太白”建设主要内容,制定了《“健康太白”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建立了城乡统筹、全民覆盖的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卫建局组建工作机构,确定专人将医养结合工作作为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民政部门大力推进中心敬老院、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机构建设,完善了县镇村三级养老保障体系。《太白县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专门为医养结合项目预留了建设用地。全县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规划设计、资金保障融合发展的框架基本建立,医养结合雏形初步形成。
    2.医养模式初步探索。积极探索养老机构能够医疗、医疗机构能够养老工作新模式。民政部门和县敬老院加大护理员培训力度,与市县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卫健部门整合医疗机构资源,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与社会养老服务资源融合,通过设置康复中心和中医养生馆等形式,鼓励医疗机构引入养老元素,方便老年患者就医康复。
    3.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相继建成了县妇幼保健大楼、县中医院国医馆,完成了中医院医养结合改造项目。建成县医院康复中心,配备了中央监护系统、全自动呼吸机等设施,为镇级卫生院中医馆配备了康复理疗器械,完成44个村标准化卫生室提升改造项目,远程诊疗中心初步建立。全县城乡医疗机构建筑面积、设施配备、病床数量超出服务人口规模标准和需求,开展医养结合工作的硬件条件基本具备。
    4.服务项目逐步开展。镇级卫生院对辖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季度组织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入户免费开展健康体检、心理疏导和健康咨询等服务。县敬老院与市级三家医疗机构和县医院建立住院治疗护理机制,与咀头镇拐里村卫生室签订医养结合协议,为院内老人提供日门诊、周巡诊、年体检等日常医疗服务,健全了“身体随时查,症状早发现,小病就地医,大病及时治,健康有保障”的管理服务机制,为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提供了示范。
    二、存在问题
    从视察调查情况来看,县政府及职能部门对医养结合工作进行了有效探索,为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处在初试阶段,工作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推进力度滞后。医养结合政策自2013年提出以来,中省市陆续出台了专业性指导文件,我县医养结合工作虽然在“健康太白”《纲要》和《规划》中作了安排,但没有具体的指导性政策和举措,工作推进和落实进展慢。职能部门对医养结合工作认识上存在偏差,没有作为实施健康太白的主要抓手,在寻求医养结合的新模式中忽视“整合资源,提升能力”这一县情实际,忽略了对健康服务内容的拓展和医疗保障能力的提升等基本要求。业务部门没有树立一盘棋思想,医疗和养老业务融合的主动性不强。群众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知晓率低,对新型养老模式的接受程度、社会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不高。
    2.发展规划不系统,工作体系不完善。全县医养结合工作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发展思路、基本定位、发展方向不明晰。医养服务模式的探索和推进力度不大,以签约服务为基础、社区(村级)卫生室为依托、县镇医疗机构为支撑的医养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老年人的医保支付、疾病预防、早期诊疗、康复理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面工作亟待加强。
    3.管理机制不健全,统筹协调力度不够。医疗和养老业务分属不同部门的职责,由于受行政职能和资金使用等因素制约,协调机构不健全,没有牵头抓总的领导机构和具体负责人,职能部门未形成有效合力,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和落实难以做到协调一致,优势互补和横向整合,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分配相互阻隔,不能有效保障医养结合工作顺利开展。
    4.医养融合程度低,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业务融合度低,服务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县域医养结合发展基础薄弱。民政系统“管养老不医护”,县敬老院没有专业医疗服务人员,各村幸福院没有和村卫生室建立明确的医护关系,缺少日常应急医疗救护服务;卫健系统“管医疗不养老”,县镇医院一方面病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因为缺少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化医疗服务,造成部分中老年病源流失。康复科设备齐全,但缺少专业医务人员,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县财力仅能保障基本养老,规划引进的社会养老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政策、职能、产业、资金的融合度低,工作推进不协调不同步,严重制约了我县医养结合服务供给能力。
    三、几点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县人民政府和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紧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放松,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扎实推进健康太白建设。县镇医疗机构要结合老年慢性病和常见病多发,以中老年患者为主要就医群体的实际,将医养结合工作作为健康太白建设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强化学习宣传,转变服务理念,增强工作主动性,狠抓工作落实,促进全社会对医养结合工作认识上的重视和支持。要高度重视独居老人和留守老人的身心健康,创新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邻里互助、村委会、社区关注、医疗卫生机构救助的管理机制,支持县敬老院率先安装智慧养老信息管理平台,提升医疗卫生和养老管理服务水平,保障城乡老年人健康权益。
    2.强化规划引领,完善配套措施。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把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加快制定适合县域实际的医养结合详细规划。要明确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积极探索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聚焦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协约管理,突出医养结合在健康太白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完善配套设施,统筹考虑养老服务点位、服务设施的配置,提升公共设施养老服务功能。深度挖掘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潜力,立足实际促进资源整合利用,依托县域优越的资源优势,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领域的资金吸引和政策扶持力度,彰显太白医养结合特色。
    3.加强体制管理,建立联动机制。一要认真落实中省医养结合政策文件,加快建立完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机构,坚持互补、互动、互助、互融的发展格局,加大投入,强化资源整合,加快医疗与养老产业融合步伐,促进项目建设落地生根。二要健全联动机制,统筹做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的的有效衔接,鼓励各类资源进入医养结合领域,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集养老、疾病预防、医疗护理、康复理疗为一体的医护型养老保健服务机构,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三要利用我县独特的生态优势,积极推进旅游+康养、虚拟养老院、乡村休闲养老等医养结合新模式应用落地,发挥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作用,积极打造具有示范带动力、可推广、可复制的引领全县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医养结合示范点,促进整体工作上台阶。
    4.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基层医护人员的培养,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县医院要开设老年患者绿色通道,县镇医疗机构要开展好签约医生上门服务工作,做好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组建医养结合信息库,将老年人信息系统、健康档案与医疗系统的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系统和相结合,实现电子信息调阅共享。要加强医养队伍建设,注重专业护理人才培养,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引进人”,健全使用、晋升和激励保障机制“留住人”。鼓励专业院校毕业生、医疗机构有资质的执业医师和护士到养老机构中轮岗服务或定时服务,利用公益性岗位,招收下岗职工和留守妇女,通过培训使其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支持发展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养老自愿服务,为群众解难,保老人健康。 

(作者系太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教工委主任)

 

 

 

 

 

 

 

 

 

 

上一篇: 大山深处扶真贫 下一篇: 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更高平安太白建设提供司法保障——太白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调查

赵永怀带队调研我市规范性文...
凝心聚力谋发展 实干担当谱新...
宝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
刘其智在参加陈仓区代表团审...
王勇参加陈仓区代表团审议时...
宝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筑牢思想防线 提升党性修养
学深悟透强本领 实干笃行显担当
《宝鸡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宣传贯彻会议召开
陕ICP备20210092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