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陕西人大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人大机构 工作动态 监督工作 机关工作 代表工作 选举任免 网上信访 县区人大 人大论坛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周礼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 2018-10-09 新闻来源:

傅乃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文化振兴先行。周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和源头,经过不断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谱系,为振兴乡村文化提供了精神滋养、道德激励和智慧支持。

一、农村传统文化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和城市化浪潮的加剧,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理念逐渐削弱,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冲击,尤其在农村有不断流失和绝迹的趋向。一方面,部分老宅子、城墙、祠堂、戏楼、书院等文化古迹遗存不同程度遭到毁坏;代表农耕文化的日常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如马车、水磨、犁铧、马灯、风箱、轱辘、碾盘、拴马桩等流失损毁严重;留存文化记忆的小河流、沟壑、涝池、古树名木仅存无几,有些已被水泥路面、楼阁等现代建筑所替代;地方戏曲、剪纸、泥塑、民歌等非物质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承载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和无形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存在偏颇,一些人片面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落伍,甚至是腐朽、封建的,应该给予否定、坚决摒弃;有些人片面认为传统文化全部是优秀的、是文化精华,应该照单全收、全盘吸纳,从而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认识差异,带来了一些理想信念淡漠、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

二、周礼文化的衍化与思想内涵

早在三千多年前,作为长期在逆境中奋斗不息的周人,自古公亶父率族人定居岐山脚下,经过季历、姬昌、姬发几代人的治理,周邦实力逐步强盛。特别是武王克商之后,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形成了以“革故鼎新、仁者爱人、守正不阿、礼法合治、尊贤重孝、和合相生”等为核心的周礼优秀文化体系,使民众有了共同遵守的一整套行为准则和生活规矩,人人懂知礼仪、和睦相处、情志和悦,呈现出诸候循礼、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的繁荣景象,营造了“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耕者让其畔、行者让其道”的良好社会风气,开创了文明礼仪之邦的先河。

近年来,岐山县深度挖掘周礼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点,突出“德、诚、礼、和、廉、孝”六个核心理念,扎实开展了以“于家为国、克己奉公、一言九鼎、崇仁尚爱、公平正义、遵法守纪、立德修身、和邦合民”八大工程为重点的传承周礼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积极传承讲仁爱、崇正义,尊礼仪、守规矩,重民本、倡人道,推法仪、策国秩的周礼优秀文化。通过典型引路、搭建载体、互动融合,开展“传承周礼优秀文化?讲好岐山故事”大赛,先后梳理评选了200多个好故事,涌现出了侯天祥、董彩侠、李文全、杨小超等180名先进典型,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化、具体化,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促进了全县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县域综合实力跨越提升。连续八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成功跻身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

三、用周礼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周礼文化保留着许多人类文明的基因和元素,凸显着乡村文化的自信和守护。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传承周礼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地域特色,创新形式载体,将周礼优秀文化融入到乡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要立足周礼优秀文化的根脉。周礼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蕴含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内涵。在几千年的历史延续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为振兴乡村文化积淀了厚重的人文根脉。要把周礼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融入到乡村文化建设内容之中,讲好周礼文化故事,融合周礼文化元素,编创周文化艺术精品,举办周文化专题培训讲座,引导社会各界营造讲礼仪、懂规矩、守纪律、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要突出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重点。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制订村规民约、继承家风家训、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加强节日文化建设等形式,引导群众向上向善、重义守信、移风易俗、勤俭持家,培树辛勤劳动之风、节俭节约之风、孝亲敬老之风、崇尚科学之风。

三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深度挖掘周礼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契合点,把准时代历史脉络,助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德形成。积极倡导“于家为国”的家国情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正身、修心、励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传承“克已奉公”的敬业精神,强化服务宗旨意识,扎实履行岗位职责,敢于奉献担当,锤炼过硬本领。

四要充分体现民俗文化的特色。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文化,制定新时期礼仪节庆规范标准,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培育民俗文化人才,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发挥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中的作用。注重保存乡村泥土味道,守住生态底线,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教育。

五要紧抓全域旅游发展的机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域旅游工作开展,在做大做强文旅产业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文化对农业的渗透功能,加快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文化农业、品牌农业,带动乡村文化发展。

(作者系岐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上一篇: 立足工作实际 做好信访工作 下一篇: 人代会不能“一开了之”

赵永怀带队调研我市规范性文...
凝心聚力谋发展 实干担当谱新...
宝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
刘其智在参加陈仓区代表团审...
王勇参加陈仓区代表团审议时...
宝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筑牢思想防线 提升党性修养
学深悟透强本领 实干笃行显担当
《宝鸡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宣传贯彻会议召开
陕ICP备2021009238号-1